奖学金

招生项目

在线申请

HSK

我校成功举办磐安县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专题培训班

浏览:时间:2025-07-15

运河潮落潮起间,思政花开果熟时。7月7日至11日,浙江树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磐安县教育局联合成功举办了“以行走课堂、品真理味道”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。55位来自磐安县各中小学的思政骨干教师,历经五天理论浸润、田野实践与智慧碰撞,带着满满的收获与共识,为这场思政育人探索之旅画上了圆满句号。

本次培训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接的首场大型专题培训,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党委宣传部、后勤保障处、安保部、计财处、继续教育学院等部门的大力支持,使培训活动得以顺利开展。培训活动受到媒体关注,人民网对此进行了宣传报道。

5D2E2

五天研学:在“知行合一”中解码思政育人密码

本次培训以“破学段壁垒、融地域资源、强实践能力”为核心,构建了“理论引领-实践赋能-研讨深化”的三维培养体系。

在理论课堂上,专家们以深厚学养点亮思路。浙江理工大学渠长根教授以“红色文化是一体化建设最佳抓手”为核心,从前提、核心、关键三维度解析红色资源的育人魔力;临沂大学颜骁教授分享“红色文化跨学段传承路径”,提供可复制的实操方案;浙江理工大学肖香龙教授深耕“真理的味道”一体化实践,揭示思政课“从抽象到具体”的转化逻辑;华东师范大学章义和教授以教育家精神为引,勾勒大中小学协同育人新格局。浙江树人学院金劲彪教授“以案说法”,剖析了中小学校园管理案例,为学员们应对意外突发事件提供了专业指导;冯伟副教授详解“药韵匠心”团队获评金华市示范团队的实践路径,为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提供“磐安方案”;江宏博士围绕场景化教学,剖析了行政思政课的开发逻辑与实施策略。

17CF4

在行走课堂中,学员们循着真理的足迹丈量实践。在安吉余村,从“绿水青山”到“金山银山”的蜕变中,读懂“两山”理论如何转化为生态富民的生动教材;在浙东运河博物馆,千年漕运史与乡土文化碰撞,探索“馆校共育”的场景化教学路径;在之江文化中心,古今文明对话间,明晰文化传承在思政课中的落地载体;在学校“树人之路”校史馆,感受学校四十余年为国植贤、为党育才的创业发展壮大历程。

培训期间,还组织召开了磐安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联盟工作座谈会,并分小组进行了研讨交流。

共识凝聚:在“双向奔赴”中锚定育人方向

结业仪式上,磐安县教育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陈卓珺的总结讲话道出了全体学员的心声。他用“三个共识”凝练培训成果:在认知上,明确了“一体化是主题、红色文化是抓手、真理味道是品牌、药韵匠心是特色”的核心定位;在情感上,达成了“思政课与思政教师双向奔赴”的教育自信,正如“绿水逶迤去,两山相向开”的交融共生;在责任上,坚定了“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”的使命担当,推动思政教育从“抽象的道”到“具体的术”、从“理论的知”到“实践的行”的深度转变。

295DA

“要把‘茶的清韵、儒的忠孝、药的匠心、红色的信仰、非遗的鲜活’融入每一堂思政课。”陈卓珺强调,未来将以本次培训为起点,推动成果转化为具体行动,让磐安“药韵匠心”思政品牌更具辨识度、影响力。浙江树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劲彪则表示,作为磐安县思政教育一体化联盟理事长单位,学校将密切与磐安的合作联络,深化“高校—县域—校本”三级教研协同,让“行走的思政课”在磐安山水间结出更多硕果。

未来展望:在“协同接力”中续写育人新篇

五天的培训是终点,更是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的新起点。从 团队获评市级示范、“金课”等荣誉表彰,高校专家的理论引领,到中小学教师的实践创新,一条“地域文化为根、学段衔接为脉、协同育人为魂”的思政教育之路愈发清晰。

下一步,双方将聚焦三大方向深化合作:构建“资源共享库”,整合红色文化、非遗技艺等素材,开发跨学段教学工具箱;打造“研学示范带”,串联榉溪南孔、红军挺进师纪念馆、养生博览馆等点位,形成“行走课堂”精品路线;培育“种子教师团”,通过结对研修、联合备课,让思政教育一体化的“火种”在磐安各校落地生根。

潮起海天阔,扬帆正当时。这场跨越五天真知之旅,不仅留下了“真理味道”的深刻印记,更播下了协同育人的希望种子。相信在高校与地方的携手努力下,磐安的思政课将真正实现 “既有药韵茶香的味道,更有立德树人的力量”,为培育心怀家国、扎根乡土的时代新人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
AA668